第一章 规划背景
精河平安敖包位于精河县城东北,紧邻G30连霍高速公路北部,距精河县城8公里。平安敖包号称新疆第一大敖包,地处古丝绸北道要冲,是东来西往必经之地。精河平安敖包是1994年7月为迎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40年大庆,同时为纪念十一世活佛班禅额尔德尼·吉尔坚赞途经精河在此举行的欢送仪式十周年和土尔扈特部落回归祖国223周年而建。目前,精河平安敖包景区内主要有进行祈祷祝福的敖包、土尔扈特文化广场(渥巴锡纪念铜像及东归故事浮雕墙)、塔尔寺扎西活佛捐建的平安佛塔,景观亭及军事要塞等景观。2004年对景区进行了完善,竖立了由州长乔吉甫亲笔题写碑文的平安碑,并正式命名为精河平安敖包。长期以来就是精河乃至博州迎来送往和境内蒙古族人民供奉祭祀、进行重大宗教文体活动的场所。
第二章 规划概述
2.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建设新疆“一心一地”的总体要求以及张春贤书记在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讲话精神为指导思想,围绕将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游客集散中心这一要求,对处于北疆黄金游线上的国家2A级旅游景区的精河平安敖包景区的具体建设进行重新思考、重新定位和重新谋划,将精河平安敖包景区打造成为新疆“第一敖包”主题文化园,使其成为北疆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
2.2规划原则
2.2.1突出民族传统文化原则
精河平安敖包历史源远流长,长期以来是蒙古族人民供奉祭祀、进行重大宗教文体活动的场所,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土地,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尊重,精河平安敖包的提升应当突出蒙古族人民的传统习俗,发扬民族特色,传承民族文化。
2.2.2生态环境和谐原则
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各功能区的效能的基础上,规划应维护生态平衡,开发建设的同时确保整个景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加大景区的绿化面积,提高景区植被的存活率。除必要旅游功能设施建筑外,力求全面实现景区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氛围最大的和谐。
2.2.3科学导向原则
景区的开发建设、整治规划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综合体,针对景区的旅游资源现状,应以科学的规划方法及手段为指导,运用土壤学、植物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与经验,在对现状资料的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在生态保护、施工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遵循先易后难,近期操作性与远期前瞻性相结合,分步实施,坚持滚动开发的科学性原则。
2.2.4最佳综合效益原则
精河平安敖包景区的建设、管理、维护等方面都应注重游客的需求来建设,充分发挥地方民族特色,开发适宜适地旅游产品,带动周边乡村的经济发展,使其反哺景区,实现景区长久的维护和发展。避免重复低效建设,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收益。
2.3规划范围
精河平安敖包地理坐标为东经82°59′、北纬44°39′,位于精河县城东北处,G30连霍高速路3999公里处,距精河县城8千米。精河平安敖包景区呈不规则条形状。东西长约1.13千米,南北宽约304米。规划范围面积约为427亩。
2.4规划思路
1、将精河平安敖包的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打造拥有历史厚重感和风景优美感相结合的旅游景区。
2、全方位展现蒙古族传统文化,完善提升平安敖包等现有的民族风情建筑,增加和丰富民俗风情旅游产品,展现蒙古族民俗风情。
3、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对其现状道路及设施等进行硬化,阶梯性美化处理,为旅游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4、丰富整个景区的绿化植被,在规划绿地种植适合盐碱地生长的植被,将精河平安敖包打造成集祭祀祈福集会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目的地。
2.5规划分期
本次规划的建设分为近期、远期两个阶段
近期(2016—2020年),主要对现有的景点、游客中心进行修建改造。敖包的扩建、东归广场的修建改造、蒙古园亭的修建改造、停车场的建设。
远期(2020-2025年),根据市场的需求,在景区各类设施平台基础上,不断创新丰富旅游产品,逐渐扩大景区的市场影响力。
2.6规划依据
2.6.1法律依据
l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0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2.6.2技术标准及行业规范
●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设施与服务符号》(GB/T 10001.2-2002)
●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10001.1-2006)
●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03)
2.6.3地方有关规范性文件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业发展规划》(2002-2020年)
●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新党发[2011]10号文件);
l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
l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条例》(2012)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旅游业发展规划》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 《精河县旅游业发展规划》
● 《精河县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 蒙古民族历史沿革及民俗文化文献资料
● 蒙古民族土尔扈特部落历史沿革及东归文化文献资料
第三章综合现状与建设条件分析
3.1综合现状
3.1.1景区自然环境
精河平安敖包景区地域属于精河县茫丁乡北地村,北部毗邻Z570,南隔连霍高速公路邻靠黑山头。精河平安敖包景区位于精河县中部,内部无复杂地块,地形起伏较小,坡度在0.1%--0.3%。地区水位偏高,多为干旱盐碱地带,植被覆盖率较低。又位于中纬度地带,具有日照充足、冬夏冷热悬殊、干燥少雨、多大风等特点,属典型大陆性气候。
3.1.2景区社会经济情况
据2015年精河县经济发展统计公报,及茫丁乡经济发展统计公报得出,截止2015年年末,精河县国民经济水平持续增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603920万元。同比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3361万元,同比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82067万元,同比增长23.6%;第三产业增加值208492万元,同比增长10.8%。居民就业机会大幅增加,实现就业率92%。人均收入显著提高,农业富余劳动力人均创收达到2600元,人均增收达到450元。教育、卫生及文化的公共设施服务继续发展不断改善。人口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周边茫丁乡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中,乡村建设规模增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乡村各项公共事业稳步发展例如教育、医疗卫生等。总体来说,整个景区周边社会经济水平稳步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行量增加,旅游需求逐渐增加。
3.1.3景区建设现状
1、交通道路建设情况
目前,景区已修建连霍高速路通达景区的双向路口。景区内各个景观节点由石阶栈道相连接,到达各景点较为便捷。
2、电力、通讯设施情况
精河平安敖包景区毗临茫丁乡北地村,用电由农电网接入。
3、供暖设施
精河平安敖包景区暂无供暖设施
4、供排水设施情况
精河平安敖包景区用水多取用蓄水池用水,水源来自地下水抽取。主要用于绿化灌溉。没有生活污水,无污水排放设施。
5、旅游设施建设情况
景区现除了已修建的敖包景观亭以及土尔扈特文化广场等游览性建筑外,尚缺少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过街天桥、旅游导览牌、标识牌、垃圾箱等旅游设施。
3.2建设条件分析
3.2.1建设的优势条件
1、精河平安敖包景区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
精河平安敖包景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历史特色,主要景点一是平安敖包,它是全疆最大最富盛名的蒙古敖包,也是当地蒙古族祭祀圣地;二是土尔扈特文化广场,广场中心矗立着高3米的蒙古民族英雄渥巴锡铜像,铜像后面是展现土尔扈特部落回归祖国英雄史迹的文化浮雕墙,讲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客前来。
2、精河平安敖包景区交通便捷,具有区位优势
精河平安敖包景区位于精河县城约8公里,座扼精河“东大门”要冲地段,连霍高速和Z570县道可直接到达景区。便捷的交通和深厚的民族文化气息,使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
3.2.2建设的劣势条件
1、自然资源匮乏,竞争力不强
精河平安敖包景区自然资源比较匮乏,土壤盐渍化程度较为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高大的乔木等植被较少,绿化水平还有待提高。相对于其他类似景区,竞争力有待提高。
2、基础设施不完善,给游客带来极大不便
景区内道路修建较不完善,并且栈道受损程度较重。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卫生间等基础设施尚未设立。
3、景区规模较小,游客承载力较低
精河平安敖包景区占地面积较小,游客承载力较低。
3.2.3综合评价
综上所述,精河平安敖包景区具有较好交通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民族特色。但自然资源比较匮乏,土壤盐渍化程度较高,植被覆盖率较低,观赏性景观较少,景区内小品设施不够精致。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旅游产品有待开发,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总体来说,精河平安敖包景区具有较大的旅游价值。在规划中,要整合现有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增加景观小品的设置,凸现蒙古族特色民族风情,突出敖包祭祀文化主题,打造出符合当地特色文化的旅游文化区。
第四章用地布局
4.1总体布局
本景区结合实际情况,遵循各个规划原则,将景区分为游客接待区、土尔扈特文化广场区、祭祀文化区以及民俗休闲区这四大功能分区。
4.2用地规划
本景区各个功能分区建设面积及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
各个功能分区占地面积一览表 |
功能分区 |
主要建设内容 |
面积(亩) |
占规划总面积百分比(%) |
游客接待区 |
1、停车场(两处均为新建、地面硬化、面积9000㎡) 2、景区大门(两处,新建) 3、游客服务中心(800㎡) |
113 |
31 |
土尔扈特文化展示区 |
1、土尔扈特文化广场(扩建、1500㎡、花砖铺设) 2、渥巴锡雕像(新建、总体高7m、铜质) 3、景观廊亭(已有、122m、刷漆维护) 4、蒙古包(新建2个、维护一个) |
77 |
18 |
祭祀文化区 |
1、祭祀敖包(扩建) 2、平安佛塔(已有、刷漆) 3、景观亭(已有2个、刷漆、铺装、新建1个) |
76 |
18 |
民俗休闲区 |
1、长城(已有、扩建、181m) 2、民俗雕塑(新增7组) 3、观景平台(基座60cm、新建四座) 4、星级厕所(60㎡) |
141 |
33 |
合 计 |
|
427 |
100 |
第五章景观系统规划设计
5.1游客接待区
5.1.1景观建设内容
(1)景区大门;本划设计中大门共设立两处,一处为景区主入口大门,位于连霍高速乌鲁木齐--精河方向北侧,大门长26米,宽2米,高9米,呈半弧状。侧门位于Z570乌鲁木齐—精河方向左侧。侧门长15米,宽2.5米,高度6米。另外还在景区主入口大门前铺设了车辆缓冲区,约4200平方米,才有带有蒙古族民族花纹的花砖铺设。
(2)游客服务中心;主要是对现有的林管站进行扩建和外立面整修,增加面积至800平方米。内部设置景区人员工作站、林管站工作人员办公住宿场所、公共卫生间、商品售卖处。
5.2土尔扈特文化展示区
5.2.1景观建设内容
(1)土尔扈特文化广场;位于土尔扈特文化展示区的南部,规划设计扩大了原有的文化广场,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广场地面采用蒙古族元素的花砖铺设。主要用做节日祭祀、小型集会、演艺和文化展示的场所。
(3)土尔扈特文化展示墙;位于土尔扈特文化展示区的中部,拆除原有的文化浮雕墙,新建高为9米,宽为6米的文化展示墙。主要介绍土尔扈特文化。
(2)渥巴锡雕像;位于土尔扈特文化展示区的西南部,规划设计对渥巴锡雕像进行了修建改造,共占地面积100平方米,高度7米。主要功能为纪念渥巴锡及族人的英勇事迹,对往来游客进行宣传。
(3)景观廊亭;位于土尔扈特文化广场的右侧,长约122米,对原有的的廊亭进行粉刷,在原有植被基础上在廊亭两侧种植爬山虎,形成一条绿色长廊。主要功能为游客提供消暑纳凉,休憩的场地。
(4)蒙古包;位于土尔扈特文化广场后侧,由原来的1个扩建至3个,总占地面积230平方米。主要功能为每年一次的节日祭祀提供餐饮设施。
5.3祭祀文化区
5.3.1景观建设内容
(1)祭祀敖包;位于祭祀文化区西北侧,敖包占地面积315平方米。规划设计主要对现有敖包进行改造,加固,扩大面积并优化敖包周围道路组织,增加敖包的观赏性。主要是蒙古族人民重大节日祭祀祈福的圣地。
(2)平安佛塔;平安佛塔位于祭祀文化区东北角,占地面积192平方米,规划设计主要对原有的佛塔进行外墙粉饰。
(3)景观亭;景观亭位于祭祀文化区东部,占地面积35平方米。规划设计对原有的景观亭进行修缮刷漆。在游客游览的过程中,起到休憩的避暑的作用。
5.4民俗休闲区
5.4.1景观建设内容
(1)长城;位于民俗休闲区中部,长为181米。规划设计主要对原有的长城基座进行加宽,对破损的墙体进行修缮。主要为游客游览的功能。
(2)观景平台;围绕整个景区新建,共修建4个,高度为60厘米。占地面积为30平方米(单个)。主要功能连接了环绕整个景区的木栈道,为游客提供更好的观赏视角。
(3)民俗雕塑;规划建设七组,随机摆放在木栈道和石阶栈道周围。营造良好的景观氛围。
第六章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6.1外部交通
景区位于连霍高速与Z570县道路面状况较好,对外联系方便快捷,可达性良好,双向来往车辆较多。综合以上考虑,为双向吸引过境游客,规划在连霍高速奎屯—乌鲁木齐方向开口处架设过街天桥。方便西来的游客在停车场停车后穿过天桥到达景区。
6.2内部交通
6.2.1车行道
景区内修建较为完善的车行道路,从景区大门到游客服务中心后的停车场长约100米,道路宽约为9米,双向单车道,柏油路面。能够满足未来车辆行驶的需求。路两旁设立太阳能发电的路灯,采用60瓦的LED灯头,3米左右灯杆,设立间隔15-18米。
6.2.2人行道
景区的人行道主要采用1.2米宽石阶栈道、1.5米宽木栈道和1.2米宽汀步相结合的形式,交错分布在景区内部,石阶栈道巧妙的将景区内部的各个景观节点相连接。木栈道环绕铺设在景区一周,连接景区中设立的四处观景台。汀步铺设在通往景观亭的草坪中。在人行主干道的两侧设置60厘米的挡土墙,三种道路系统相互结合,有着迂回曲折,曲径通幽得意境,使游客有着更好的游览体验。石阶栈道与木栈道都具有较贴近自然的特点,能够与周围的生态环境相互映衬,不会造成视觉污染。
6.2.3停车场
本规划设计中停车场设立两处,共占地面积为9000平方米。其中一处设立在游客服务中心的周围,共设立70个小车位和8个客车位。另一处设立在天桥旁边的入口处,共设立84个小车位和7个客车位。停车场全部采用地面硬化的方式铺设,横排车位之间采用草坪绿化带隔离增添美感。
第七章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7.1公共绿地
精河平安敖包景区绿地系统规划面积占到总面积的83%,面积为47310平方米。鉴于景区地形有些许起伏,表层土壤质地较为粗糙,有砂砾碎石的存在,并且土壤盐渍化程度较为严重。植被较为低矮,均为一些抗干旱抗盐碱的植物,例如骆驼刺、梭梭等。植物十分矮小,景观效果不佳,并有大片土地无植被覆盖裸露在外。
综合以上考虑,公共绿地的植被选择倾向于适合温带大陆性气候,抗干旱抗盐碱的植被并有较好的景观观赏性优先。规划设计建议采用种植植被以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藤木相结合。结合地势整体打造灌木依托乔木,藤木点缀其中。使游客在游览中有景观错落有致的观感。
7.2植物种植
本景区规划设计结合该地的气候地质特点,景观观赏要求要素,植物品种的选择以及分布方式等考虑。应选择耐盐碱、抗干旱又具有较好的景观性为主的植物为主。据实践,盐碱地上的植物,每年可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盐分,连续三年左右就可以大幅度“淡化”土地。结合地势起伏及功能分区等因素,对植物种植及分布有以下设计:
游客接待区的景区大门及车行道人行主干道两侧每隔3米栽种胡杨、怪柳、榆树等较高大的乔木,并在下部点缀杜鹃、红花木等低矮的灌木。节奏明快富有韵律,形成壮美的主路景观。游客接待区的停车场周围铺设草坪绿化带,减少噪音和扬尘。其他空地区域以种植灌木马莲和铺设草坪相结合的栽种方式。
土尔扈特文化展示区位于整个景区的中部,内部石阶栈道相互交错,蜿蜒曲折的连接各个景观节点,植物配置应该以自然式为宜。在石阶栈道的两侧栽种紫穗槐、马莲、火棘等灌木。蒙古包周围的空地栽种榆树和怪柳。内部空地区域栽种草坪。视觉上有高有低,有遮有敞。形式上有乔木、灌木及草坪相结合。使行人行走在高低错落的绿林之间。
祭祀文化区主要围绕着敖包进行绿化,在对敖包一周的地面硬化后,再在路边依次栽种金叶榆,石阶栈道的周围也采用紫穗槐、马莲、火棘等灌木交错种植。
民俗风情区主要采用大片的草坪种植,在木栈道的两侧栽种乔木,为游人行走至观景台游览时起到遮阳避暑的作用。
使整个绿地系统采用乔木、灌木、草坪相结合的植物配置,植物分布采取有高有低,相互交错的形态分布,形成较完整的公共绿色系统。
第八章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8.1游客咨询与服务规划
景区的游客接待区设有游客服务中心,主要承担了旅游商品及饮用水销售等功能。原有林管站的工作人员的办公与住宿同时也设在这里。
8.2标识系统规划
牌示是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获得的最直接也是必备的说明系统,应做到简洁清楚,牌示的设立应注意与自然景观协调,其形态可根据环境、气氛、材质而变化。
1.全景牌示
展示整个景区的平面规划图示,设置在现有景区入口和停车场处。
2.景点牌示
重点在景区的景点所在地对各景点进行说明。
3.服务牌示
根据游客数量、主次景观、道路特征等分布在各景点的公厕、游客服务中心等服务牌示系统。
4.指路牌示
分布在整个景区大门的干道、石阶栈道和木栈道边缘。各功能区内的分岔路口,有不同类型的路标,可为游客指示明确的游览路线,主要分布在游客接待区、土尔扈特文化区、祭祀文化区、民俗休闲区。
8.3旅游公厕布局
规划景区内星级旅游公厕两处,并配置相应的化粪池(3~5m³)。分别位于游客服务中心楼内和景区西北侧。景区西北侧的公厕冲水设置加压泵,确保冲水的便捷使用。
8.4游客安全保障规划
为了使游客安全的进行游览,在景区中设立安全提示牌。在石阶路旁设立注意台阶、在出入口设置车辆加速慢行的提示牌。
第九章 工程管线系统规划设计
9.1给排水工程规划
9.1.1给水工程规划
1、景区人员需水量预测
由于景区存在的都为流动性游客,用水量无法按照《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规定来计算。所以按照定额估算法计算:景区预测日最大游客量为800人,鉴于过境游客大多为冲洗用水,用水标准取值20L/d,则用水量为16.00m³/d。游客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15人,用水标准取值40L/d,则用水量为0.6m³/d。合计为16.60m³/d。
2、公共绿地需水量预测
由于景区内绿地系统占83%左右,采用滴灌与喷灌的方式相结合。所以依据定额估算法得出若景区内公共绿地每平方用水量在1~3L/d,公共绿地的总用水量约为140.00m³/d。
3、给水形式与布局
景区内现没有实现统一供水,为提高景区的发展,现对景区供水形式和供水范围作出如下规划,对原有的蓄水池进行扩建,并且在水池边上安装加压泵。
4、给水设施建设
(1)蓄水池扩建要求
蓄水池扩建在原蓄水池的基础上长扩大至5米,宽扩大至5米,深度扩大至6米,能够容纳水量150立方米,满足景区绿地系统灌溉的要求。公厕也由该蓄水池提供水源。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的饮水由桶装纯净水提供。
(2)给水管道建设要求
在景区内沿道路埋设给水管道,形成环状供水网,供水干管DN200,由支管通至每个地块用水节点。景区供水目前只限于春夏秋季,为保证冬季管道安全,在供水源地,设置排水阀。
9.2供电工程规划
景区用电由乡村农电网接入,主要供电范围为景区内的游客接待中心,以及蓄水池旁边的泵房。根据各类建筑的用电指标,办公楼大约是30~70W/㎡。考虑到冬季部分设施采用电暖的因素,本规划设计中粗略估算得景区用电量为48KW/d。
9.3供暖设施规划
规划景区供暖主要在游客服务中心采用电地暖和空调两种方式。
第十章 竖向规划设计
10.1竖向规划概念
竖向规划设计是规划场地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规划设计、总平面布置密切联系而不可分割。所以,功能分区、景观及其设施位置的总体布局安排上,除须满足规划设计要求的平面布局关系外,还受到竖向高程关系的影响。所以,在考虑规划场地的地形利用和改造时,必须兼顾总体平面和竖向的使用功能要求,统一考虑和处理规划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才能保证场地建设与使用的合理性、经济性。
10.2竖向规划设计
10.2.1地形设计
规划设计中,景区的地势起伏较小,道路坡度基本控制在1%--2%之间。海拔大约在259米--262米之间。中部较为平坦,南部有较小丘陵。景区在规划设计中没有大型填挖的地形改造工程,充分利用地形的自然条件进行空间布局。
10.2.2建筑和其他景观小品
规划设计中景区内建筑标高分别为敖包为5米,游客服务中心为12米,渥巴锡雕像为15米,三个景观亭中,中部的最高,为7米,剩下两个分别为4.5米和5米。长城的高度为2米。景区内设置的三个观景台台基高为60厘米。整个景区内部的建筑及景观小品,都遵循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使建筑和景观小品与地形相结合,统筹景区内各个建筑、景观与地形地貌之间的关系,创造出一个合理的空间结构。
10.2.3绿地和植物种植
规划设计中,绿地系统和植物种植也考虑到了高程的安排,草坪内铺设汀步、台阶。绿化带边缘设置60厘米高的挡土墙。植物种植考虑到高低错落的景观要求,采用高大乔木、灌木和草坪相结合的方式,满足景区中各个景观相互协调、相互衬托的原则,营造一个良好的空间视觉效果。
10.2.4排水系统
规划设计中,考虑景区无生活污水排放,故没有排水管道的铺设。雨水和雪水依地势自然排放,流入北部Z570县道的排洪沟中。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系统规划设计
11.1环境卫生系统规划
环境卫生系统主要包括垃圾桶、垃圾集放点、垃圾清运车等设施。
垃圾桶在人员密集处每隔100米布设一个,人员稀疏处每隔200米布设一个。垃圾桶应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设计应考虑与周边环境相融合,赋予景区特色。景区共规划垃圾桶25个。
垃圾集放点应布设于隐蔽之处,不破坏景区的视觉环境。规划于游客服务中心,土尔扈特文化广场、敖包祭祀区及民俗休闲区共集放点4处。垃圾集放点为棚式,设置大垃圾箱2个。
景区应配备垃圾清运车一辆,每天定时从垃圾集放点清运垃圾,运至垃圾厂进行处理。
11.2环境保护规划
1、依法保护
结合实际,完善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旅游管理方面,形成严格的绿色旅游管理体系,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服务标准、管理标准。
2、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游客、管理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
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及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对游客、服务管理人员及境内居民的宣传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环保意识,倡导游客进行绿色旅游。同时,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坚持建设、开发、保护同步实施,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统一。
3、完善环保设施,优先建设环保设施
所有建设项目的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建设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环保设施如垃圾处理设施、粪便处理设施等必须与其它建设项目同时或提前建设。
4、采取措施如下:
(1)加强制度管理。防止或减少建设施工中对土地的污染,严禁乱丢弃垃圾和排放建设污水。
(2)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工作,提高游客及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在游览的过程中不随手丢垃圾,不随意毁坏草坪植物建筑等。设置提醒标语,发放环保手册。
(3)加强环保设施的投放,在景区内部投入垃圾箱要布局合理,颜色醒目,造型美观实用,能够方便投掷和清理。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
12.1估算依据
(1)《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建设工程预算定额》
(2)《实用建筑工程估算手册》
(3)《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基价表
(4)《旅馆建筑、办公建筑、商店建筑技术经济指标》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根据上述规范、定额指标等,结合有关部门通的相关技术经济指标及收集的机械、设备、材料市场价格,进行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12.2投资估算
精河平安敖包景区投资估算表 |
项目 |
型号/材料 |
单位 |
数量 |
单价(万元) |
合计(万元) |
1游客服务区 |
|
|
|
|
|
1.1景区大门 |
木材、石材 |
处 |
2 |
40 |
80 |
1.3停车场 |
两处建设(地面硬化、绿化) |
平方米 |
9000 |
0.015 |
135 |
1.3游客服务中心 |
扩建及外墙修砌 |
平方米 |
800 |
0.2 |
160 |
合计 |
|
|
|
|
375 |
2土尔扈特文化展示区 |
|
|
|
|
|
2.1土尔扈特文化广场扩建 |
地面硬化、花砖铺设 |
平方米 |
1500 |
0.015 |
22.5 |
2.2渥巴锡铜像 |
铜质 高7米 |
个 |
1 |
100 |
100 |
2.3景观廊亭 |
原设施,外观修饰刷漆 |
个 |
3 |
|
1.2 |
2.4蒙古包 |
木质、帆布(包括内部装修) 修缮1个、新建2个 |
个 |
3 |
10 |
30 |
合计 |
|
|
|
|
153.7 |
3祭祀文化区 |
|
|
|
|
|
3.1敖包扩建 |
基础加固,木材、石材,环境修缮 |
平方米 |
315 |
0.15 |
47.25 |
3.2平安佛塔粉刷 |
油漆、涂料 |
桶 |
15 |
0.0248 |
0.372 |
3.3景观亭粉刷 |
油漆、涂料 |
桶 |
10 |
0.0248 |
0.248 |
合计 |
|
|
|
|
47.82 |
4民俗休闲区 |
|
|
|
|
|
4.1长城 |
修补破碎墙体、底座加宽0.5米、 |
米 |
200 |
0.13 |
26 |
4.2民俗雕塑 |
石材(1.5--3米)新建 |
组 |
7 |
1.6 |
11.2 |
4.3景观平台 |
木质(60厘米基座、)新建 |
平方米 |
120 |
0.03 |
3.6 |
合计 |
|
|
|
|
40.8 |
基础设施 |
|
|
|
|
|
1道路交通建设 |
|
|
|
|
|
1.1人行主干道 |
硬化修缮路面(长2500米、宽4米)、挡土墙 |
平方米 |
10000 |
0.003 |
30 |
1.2车行道 |
沥青路面(宽8米、长300米) |
平方米 |
1800 |
0.003 |
5.4 |
1.3石阶栈道 |
石材(修补长1500米、宽1.2) |
平方米 |
1800 |
0.009 |
16.2 |
1.4木栈道 |
木质(长2000米、宽1.5米) |
平方米 |
3000 |
0.009 |
27 |
1.5天桥 |
钢材、遮光板、避雨棚(跨越高 速路面) |
座 |
1 |
|
150 |
1.6路灯 |
庭院路灯(3米高) |
个 |
30 |
0.12 |
3.6 |
合计 |
|
|
|
|
232.2 |
2绿地系统 |
|
|
|
|
|
2.1公共绿地 |
灌木、乔木、藤木植物的栽种, 人工费用 |
平方米 |
47310 |
0.005 |
236.55 |
2.2标识牌 |
景区各类指示牌 |
个 |
30 |
0.07 |
2.1 |
合计 |
|
|
|
|
238.65 |
3服务设施 |
|
|
|
|
|
3.1公厕 |
星级厕所(含内装修洁具等)、 3--5m³化粪池 |
平方米 |
60 |
0.4 |
24 |
3.2蓄水池 |
原有的基础上扩建至15m³ |
立方米 |
15 |
0.6 |
9 |
3.3给水工程 |
管道DN100、DN15铜质旋转喷头、滴灌带 、人工 |
平方米 |
47310 |
0.004 |
189.24 |
3.4电暖气 |
冬季提供给工作人员使用 |
个 |
2 |
0.08 |
0.16 |
3.5垃圾桶 |
各个区人员密集处 |
个 |
25 |
0.03 |
0.75 |
3.6垃圾中转箱 |
收集各个垃圾桶内垃圾 |
个 |
1 |
0.3 |
0.3 |
3.7电缆线 |
游客服务中心、蒙古包等接电 |
卷 |
20 |
0.1 |
2 |
合计 |
|
|
|
|
225.45 |
总合计 |
|
|
|
|
1313.62 |
|
|
|
|
|
|
|
|
|
|
|